北京市目录链2.0升级上线 系全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
图为北京市目录链2.0。 北京市经信局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陈杭杜燕)记者从北京市经信局获悉,北京市目录链2.0已于今年1月1日0时正式上线。全市80余个部门、16个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交通、金融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作为全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北京市目录链本次升级依托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开展,实现从底层架构到核心算法的全面自主可控。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介绍,目录链作为“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于2018年10月设计、2019年4月上线、2019年10月“锁链”,经过三年多运行,全市80余个部门、16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交通、金融、电信等各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入链”,链上实时管理目录信息50余万条、信息系统2700余个,支撑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跨主体的数据安全共享1万余类次、数百亿条。
依托目录链,北京市逐步建立起“数据来源可信任、授权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场景用途可监管”的数据管控新格局,在疫情防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环管理、复工复产、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上百项重点应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成为全市大数据整体工作的“定海神针”。
2022年1月以来,为深化北京智慧城市2.0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启动了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建设,对目录链的底层架构和技术能力进行了全面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改造和适配,并在大规模、高性能、跨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整体优化升级。
据悉,本次升级依托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开展。“长安链”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长安链”具备高并发、低延时、大规模节点组网等能力,实现了目录链2.0在架构灵活性、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区块链数据查询响应速度达毫秒级。特别是在安全性方面,目录链2.0的框架体系、技术架构及核心组件全部自主研发,采用国密算法和密码机等多重安全防护技术,全面保障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下一步,北京市将依托目录链,结合数据专区等创新模式,进一步探索数据要素可信流通、治理体系高效协同的数据全流程管控与监管机制,健全数据要素评估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政企数据融合共用的服务能力,挖掘数据效能,释放数据价值,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完)
河北发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
河北发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
不得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补课
本报讯(记者周洪松)日前,河北省印发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完善作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等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解决“三点半”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河北规定,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要落实课后服务主体责任,以本校师资及场地资源为主,适当补充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社区教育资源、社会公益力量等资源开展课后服务。
河北要求,各学校要做好参与课后服务师生信息和活动过程资料管理,科学开展评价。鼓励教师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时持续完善作业辅导质量评价相关制度,强化过程督查。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不得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补课。各学校要针对开设的不同类型课后服务工作,建立对应的管理、评价及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过程管理。
河北提出,要坚持全校“一盘棋”思维,在实施方案中同步加强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活动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后勤保障、财务监管、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强化考核监督。要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和家长委员会作用,全面加强学校课后服务效能反馈,以家校合力推动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强化课后服务绩效考核,所有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都要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定,所有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