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将恢复 春节或迎出游小高峰******
中新网广州1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5日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决定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通知》公布,根据香港、澳门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
该消息发布后,内地在线旅游平台“同程旅行”的香港旅游产品、内地往返香港的机票、香港酒店搜索量大幅上涨。同程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香港、澳门一直是内地居民的热门旅行目的地。从目前当地的机票和酒店搜索情况看,春节假期赴港旅游客流将迎来一波小高峰。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称,内地游客已与香港暌违三年之久,目前两地恢复通关在即,叠加春节出行预订窗口期,预计香港旅游业将于春节前夕迎来一波显著的复苏势头。香港极具特色的购物、美食、展览等亮点,将让香港继续成为内地以及海外旅客乐于选择的热门目的地。
内地游客赴香港的热情也正在燃起。据介绍,携程平台上,自12月27日至今,内地赴香港的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36%,其中上海、北京、杭州用户赴香港的机票预订较多。值得一提的是,预订今年春节假期内地至香港的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8倍。
记者从广州大型旅行社“广之旅”方面了解到,香港旅游产品正逐步恢复上架,相关产品为自由行产品。据介绍,广之旅正在恢复上架的香港游产品,包括香港酒店、主题乐园等景区门票的单项代订,“香港酒店+景区门票套票”自由行产品,比如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套票、“九龙富豪酒店、香港荃湾丝丽酒店+迪士尼乐园”3天2晚套票;“历山酒店、华丽铜锣湾酒店+海洋公园”3天2晚套票等。该社正密切与香港各旅游接待资源方对接,持续丰富相关产品。(完)
43家公司已获A股“入场券” 计划募资419.97亿元******
记者 吴晓璐
1月11日,迅安科技登陆北交所,这是2023年A股迎来的第二只新股,1月6日,百利天恒在科创板上市,2家公司合计募资11.52亿元。
另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目前有43家公司已经拿到“入场券”,但尚未上市。另外有897家企业处于上市申请排队中。综合来看,目前A股待入场企业940家,计划募资超过6447亿元。
2022年上市新股424家,合计募资5868亿元,同比增长2.64%,刷新历史新高。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2023年经济回暖,资本市场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新股融资规模有望再创新高。
新股发行规模将稳步增长
企业从拿到A股“入场券”到敲钟上市仍需一段时间。据记者梳理,截至1月11日,目前有43家公司已经拿到“入场券”,但尚未上市,计划募资(含实际募资)合计419.97亿元。其中,10只新股完成发行未上市,合计募资68.2亿元,另有3家公司正在发行中,计划募资65.67亿元。此外,还有30家已经注册生效,尚未启动发行,计划募资合计285.92亿元。
发行上市申请排队方面,据证监会以及三大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统计,截至1月11日,沪深主板排队企业307家,其中,28家已通过发审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排队企业分别159家、343家和88家,其中提交注册分别有35家、68家、8家。总体来看,目前IPO排队企业897家,其中,已通过发审会或提交注册的有139家。另外,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上述897家排队企业计划募资合计6027.24亿元。
谈及2023年新股发行情况,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2023年新股发行规模将稳步增长。注册制改革有利于融资功能的提升,对于新股发行规模增长产生积极效应。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周建华认为,2023年A股行情有望回暖,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融资需求依然较大,预计2023年融资规模不会低于2022年,特别是随着注册制的有序推进,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可能大幅增加。
双创板块定位进一步优化
2023年,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审核迎来新变化。2022年年底,证监会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好科创板、创业板定位,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等。
陈雳认为,科创板、创业板标准进一步明确有利于为新股发行拓宽上市渠道。在优化板块定位和相关指标后,上市公司可以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板块上市。对于市场来说,则为资金流向指明正确方向,市场资源的分配将更加合理与高效。预计未来上市公司的上市审核流程将进一步优化。
去年12月份,证监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谈及2023年新股发行趋势,周建华认为,可能呈现三大趋势:一是2023年新股发行将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科技绿色类企业敞开大门,上市企业将更加聚焦科技创新型企业;二是随着注册制的深入推进,新股破发或成常态;三是2023年新股融资规模可能再创历史新高。
陈雳认为,2023年在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动下,监管部门将严把“入口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市场对于新股的估值也将更加合理,接近实际价值,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